清明节的由来与风俗习惯
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,是为了祭祀已故亲人、缅怀先人而设,我国从古时就有扫墓、祭祖、拜神等各种习俗。
清明节的由来可追溯至古代时期,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楚庄王为了纪念他的忠良贤士——介子推而设立。但此时的清明节并不是固定的节日,而只是专门祭祀忠勇烈士的一种方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清明节逐渐演变成全民纪念死者的大节日,同时也是表达家族感情、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。在此期间,民众会拜祭祖先、扫墓祭奠和采撷嫩绿的青春草纪念死者。
清明节期间,寒食节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这是为了缅怀久已故去的先贤而设立的一个传统节日。